《实践限度:中共概念史研究的技艺认知》

来源: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供稿 作者: 郭若平 发布时间:2021-01-05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郭若平教授所著成果《实践限度:中共概念史研究的技艺认知》,获2019年“福建省第十三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成果简介

《实践限度:中共概念史研究的技艺认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11期。论文,2.5万字。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共党史研究科学化中的概念史问题研究”(14BDJ024)的阶段性成果。

  C:UserslenovoDesktop微信图片_20201228101202.jpg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本文试图解决的学术问题是:中共概念史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历史意识是什么?文中提出的核心论点是:概念史与实践史是一个互为支撑但又发展不平衡的关系史。

  2、本文的核心论点及其具体论述,在历史理论意识上,为如何解决中共概念史研究中,存在的忽视社会实践考察的通病,提供解释方案;在实践技艺层面上,又对单纯词频或词义考索提供了解决路径。

  二、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一)主要内容

  以中共历史概念为主体对象的中共概念史研究,是中共历史学的一个研究分支或类型。由于中共历史学作为整体性的学科,面对的是不同的实践史事研究对象,这就导致了在方法(技艺)上,既存在整体性的研究方法,也存在具体性的研究方法。中共概念史研究具有自身的具体研究方法,亦即研究技艺——技术性方法。讨论中共概念史的研究技艺,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论的问题,它还涉及对这种方法论认知的理论问题。因此,对中共概念史的研究技艺进行分析,不能不建立在相关的理论认知基础上。要避免研究技艺的误用,不能不首先对研究对象的性质作出判断,在这个意义上讲,理论认知决定研究技艺的运用。

(二)主要观点

  1、概念变迁的动因,不是概念本身所造成,而是源自于社会实践的变化;社会实践的变化,也可以通过概念的变迁而得到表征。

  2、概念变迁不可能与社会实践变化完全处在同一轨道上,迟滞与跨越是概念史的基本特征。中共概念史研究必须依据史料来分析社会实践对概念构成的限度。

  3、词频分析和词义考索只能作为概念史研究的辅助方法,不应当成为概念史研究的方法技艺,更不是概念史研究的主要对象。

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本文选题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尚未见有相关的研究成果出现,所论及的学术问题,完全是一个新问题。尤其是,文中体现的问题意识,对从事中共概念史研究者提示新的分析视角,在研究理论上和研究实践上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本文被《光明日报》(2018年2月14日,第11版)以《概念史与党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为题作了论点摘编,显示文本的理论价值得到了党史学界的认同。

  作者简介

郭若平,男,1958年生,福建惠安人。现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二级教授,《党史研究与教学》主编,中共党史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福建省文化名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在国家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代表作《塑造与被塑造》获福建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