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与外部冲击》

来源: 厦门大学社科处 作者: 杨子晖 发布时间:2021-01-18

厦门大学周颖刚教授所著成果《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与外部冲击》,获2019年“福建省第十三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成果简介

《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与外部冲击》,《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12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结构性数据分析的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研究” (17ZDA073)阶段性成果,单位或部门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约2万字。成果其他作者:杨子晖。

  C:UserslenovoDesktop微信图片_20201228101202.jpg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07-2009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广泛关注,而危机期间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更是引起了各国央行对风险防范机制的重新审视,监管体系也由“自下而上”地强调个体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政策”,向“自上而下”地关注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政策”逐步过渡,并出台了“巴塞尔协议Ⅲ”等银行业监管的新框架。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伴随着显著的外部冲击,“太大而不能倒”的传统原则,正逐步向“太关联而不能倒”的理念转变。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研究由来已久,然而学术界对于系统性金融风险范畴的准确界定,并未达成一致意见。作为“可以感觉到却较难定义的概念”我们可以认为,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指一系列(或某个)事件影响到公众对于整个金融系统的信心。另一个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定义提出,一个系统性事件对大量的金融机构或者金融市场产生了明显冲击,严重损害了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而妨碍了经济增长,导致福利损失。上述两个定义的核心思想是金融风险的传染。即一个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所面临的变动或冲击,将向金融系统中的其他机构及其他市场迅速传递。由此可见,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有效测量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刻画金融市场(机构)相互之间的网络关联程度。

  二、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对策建议)

  (一)主要内容

  本文采用有向无环图技术方法,以及最新提出的网络拓扑方法,从波动溢出的角度考察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变。具体而言,首先结合“有向无环图技术方法”,研究全球波动传递的同期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在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传递中,各国(地区)主要金融市场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有助于正确评价中国在全球风险传递链中的角色与地位,为我国主动应对外部冲击、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其次采用“滚动估计分析”方法,从动态分析的角度考察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渐进演变,以及中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金融市场的风险走势。最后对网络拓扑方法进行有益拓展,围绕外部冲击事件,考察金融风险在各个市场之间的传递路径、传递强度以及传递中心,并研究市场关联性随时间推移的动态演变,从而有助于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与应急机制,以更早地防范、识别、应对金融风险,确保新常态经济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现经济社会平稳持续的健康发展。

  (二)重要观点

  在全球波动传递中,美国在同期波动传递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内地股票市场除了受美国的同期影响,还受到来自中国香港、韩国以及俄罗斯的同期冲击。作为国际金融中枢的中国香港,成为亚洲地区同期波动溢出的中心地区之一。分析结果显示,全球波动溢出的平均指标为64%。这表明,除了归因于国家和地区自身的特质因素外,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有较大的权重可归因于外部波动溢出效应,致使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跨市场传染效应。全球波动溢出的动态分析表明,其风险在2016年开始呈现下降与徘徊态势,然而随着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仍处于风险易发阶段。动态分析还显示,无论是在2008年的股市暴跌,还是在2015年的全球重大股灾面前,美国波动溢出净效应指数均迅速攀升,美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来源之一。以若干重要的“外部冲击”事件为例,从动态网络分析的角度考察全球金融市场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系统性风险中心的来源地并非一成不变。
   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金融市场呈现显著的网络关联性。当一个市场面临金融困境,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他市场遭受金融困境的概率。因此,一国(地区)“冲击”事件引发的市场动荡,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波及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市场,对其他国家(地区)的金融安全与金融稳定产生显著影响。网络关联效应可能导致风险快速积聚与扩散,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且金融风险可能通过金融体系传导链条的网状结构,向其他金融市场迅速传递,最终演变成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因此,除了“太大而不能倒”的传统监管原则,宏观审慎风险防范机制应该同时考虑“太关联而不能倒”的监管理念。

  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学术价值

  在方法创新上,该文从网络关联视角考察全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演变,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走势。本文进一步基于迭代估计金融风险网络减去前一期的网络,得出新增加一期新信息的网络变化,这样可以较好地反映各种外生冲击和政策变化下两两交互边际风险净溢出效应,发展网络发生结构性变化的事件分析法。  
   (二)应用价值
   本文发现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明显的跨市场传染效应,全球金融市场的震荡有较大的权重可归因于外部波动溢出效应。为保持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宏观审慎风险防范机制应该考虑“太关联而不能倒”的监管理念。
   本文围绕外部冲击事件,考察金融风险在各个市场之间的传递路径、传递强度以及传递中心,并研究市场关联性随时间推移的动态演变,从而有助于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警与应急机制,以更早地防范、识别、应对金融风险,确保新常态经济下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实现经济社会平稳持续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周颖刚,男,1973年生,福建安溪人。现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首批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先后任职于美国股息资本投资公司和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研究领域为资产定价、金融风险、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国金融开放与创新。部分成果发表在Management Scienc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Journal of Empirical Financ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Journal of Real Estate Finance and Economics, Real Estate Economics等国际期刊以及《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国内期刊上,出版《中国股市效率损失研究》、《Globalization and Emerging Issues in Trade Theory and Policy》等中英文合著,研究成果曾荣获福建省第13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纽约证券交易所与泛欧交易所金融市场最优论文奖、芝加哥数量化联盟学术优胜奖、亚太衍生品协会最优论文奖、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最优论文奖、及金融系统工程与风险管理国际年会优秀论文奖等重要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