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公平性研究:异地高考政策与随迁子女社会融入》

来源: 厦门华夏学院社科处 作者: 吕慈仙 发布时间:2021-02-04

厦门华夏学院吕慈仙教授所著成果《高考制度公平性研究:异地高考政策与随迁子女社会融入》,获2019年“福建省第十三届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获奖成果简介

《高考制度公平性研究:异地高考政策与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浙江教育出版社,2017年12月,国家社科基金“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影响研究”(批准号:BIA150116),成果形式为专著,字数约30万字。

  C:UserslenovoDesktop微信图片_20201228101202.jpg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确定了把“农村留守儿童、城市贫困居民子女和农民工随迁子女等群体”纳入“教育扶贫支持”领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弱势群体的福利政策也由原来的物质救助转向“助人自助”的教育支持。经济学家罗斯高(Scott Rozelle)提出中国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人口的整体受教育程度。长期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证实教育既是阶层再生产的重要机制,也是阶层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自致性因素是现代社会分层与流动的主要决定因素。如果实现如此大规模数量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劳动力人口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也有利于阻断弱势群体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
   吕慈仙教授完成的学术专著《高考制度公平性研究:异地高考政策与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文化适应理论,通过大规模调查和大数据分析,从身份认同、文化适应和心理融入等三个维度考察了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现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揭示异地高考政策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影响机制,并且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各省市自治区进一步完善异地高考政策,促进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提供理论指导和数据借鉴。

  二、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对策建议)

  1.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整体水平一般,内部差异显著

  通过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调查发现,目前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状况不佳,多数随迁子女存在自我身份认同模糊不清、对迁入城市文化较难适应、负面情绪较多等问题,对城市的归属感较弱,其身份认同、文化适应、心理融入状况均有待进一步提升。

  2.在微观层面,提出异地高考政策能够通过随迁子女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促进其社会融入

  本成果通过中介效应分析表明随迁子女心理资本在异地高考政策与社会融入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异地高考政策通过心理资本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入产生间接作用。可见,异地高考政策可以通过促进随迁子女心理资本水平的提升,进而正向影响他们的社会融入。

  3.在中观层面,提出异地高考政策能够强化随迁子女家庭社会资本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

  本成果通过数据回归分析检验了交互项对社会融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地高考政策正向调节了随迁子女家庭社会资本与其身份认同、文化适应之间的关系,即异地高考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强化了随迁子女家庭社会资本对其身份认同、文化适应的促进作用。

  

  4.在宏观层面,提出异地高考政策能够削弱随迁子女社会歧视知觉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

  本成果通过回归分析检验了交互项对社会融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迁子女歧视知觉与身份认同、文化适应、心理融入的交互项均对其社会融入产生正向影响,且在加入异地高考政策变量后,歧视知觉对社会融入的负向影响显著减少。由此可见,异地高考政策显著削弱了随迁子女歧视知觉对其社会融入的消极影响。

  5.总体而言,提出异地高考政策能够促进随迁子女的社会流动

  异地高考政策作为整个社会系统性改革中的一部分,有助于打破户籍制度的“天花板效应”,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功效。尽管目前仍然处于众多利益群体的博弈过程,但是不可否认这一政策增强了随迁子女群体与城市优势群体之间边界的可渗透性。这实质是向随迁子女释放一种积极的信号,传递着“只要我努力,就有可能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从而有机会进入另一个群体”的信念,使得他们对未来抱有更乐观的态度,以期实现社会的纵向流动。

  三、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学术价值

  1.发展了国家教育扶贫相关理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经济学家罗斯高提出中国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人口的整体受教育程度。本成果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访谈资料提出如果实现如此大规模数量随迁子女的异地高考,不仅有利于提升我国劳动力人口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也有利于阻断弱势群体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本成果从教育政策的社会学影响视角,发展和丰富了国家有关教育扶贫的相关理论。

  2.完善了教育社会学相关理论

  客观而言,异地高考政策的内在价值毋庸置疑,而对外在逻辑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政策内容比较、利益博弈分析、困难和解决路径分析等方面,较少有研究涉及政策的理论框架和多维度的评价体系。本成果借鉴文化再生产理论,分析认为异地高考政策认同对社会融入存在以下作用机制:“户籍融合”的制度机制、“以考促学”的文化机制以及“正义原则”的补偿机制。因此,本成果对完善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框架、机制分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实践意义

  1.有助于各省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异地高考政策

  全国随迁子女已达1000万人,数量如此庞大,其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应该受到高度关注。著作采用定量研究为主,定性验证为辅的方法,全面评估异地高考政策的利弊及对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影响,数据和分析有利于其他省份进一步完善政策,给予随迁子女公平的国民待遇,消除区域的“高考特权”。

  2.有助于促进城镇当中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

  作为增强群体边界可渗透性的异地高考政策,实质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向随迁子女传递着“只要我努力,就有机会进入另一个群体”的信念,使得他们对未来抱有更乐观的态度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著作通过探究异地高考对社会融入的影响,有助于通过科学的分析手段了解政策的重要性,有效促进各地政府消除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隐性歧视”,促进随迁子女的社会融入。

  作者简介

  吕慈仙,男,1978年生,浙江宁波人。现为厦门华厦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学会会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省哲社课题等10余项;主持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成果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规划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科研成果奖项10余项;在《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等CSSCI期刊发表4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