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孝荣:在2012年全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2-05-25

谢孝荣

2012年5月25日

各位主席,同志们: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有机会与大家聚集在一起,向大家表达我的敬意和问侯。今年全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座谈会有三项具体内容:一是交流经验;二是征求意见;三是讲点意见。刚才大家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会后我们会进行认真梳理,吸纳大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今年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的方案。受冯潮华主席的委托,下面我就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深入认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战略价值。社会科学具有科学和价值双重属性;具有意识形态、释疑解惑、修身养性、提升职业素质四个方面功能。因此,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具体的、细致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影响是宏观的深远的。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度认识和看待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把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做为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摆上社科联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二、充分挖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政策资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此前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见》和省委宣传部、省社科联《关于进一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工作的意见》,以及中央领导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政策依据。这些重要文件对新时期社会科学的战略地位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目标任务、措施政策等方面都作了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这是我们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基本依据和政策资源,搞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要重视促进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用好用足相关政策。

三、自觉承担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责任使命。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内在要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社会科学价值社会转化的重要途径,是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事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科学界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社会科学价值社会转化是通过提高国民人文素质来实现的,而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目的,就是要使国民认识并掌握和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社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人文精神的迷失,社会功利化倾向,甚至出现道德沉沦现象,已经严重濡染了我们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对我们改革发展的阻抗。无论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是消除日益突显的社会矛盾,都要求我们把普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社会主义现代化最重要的是促进人的现代化。只有使国民具有现代优良的人文素质,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思维方式、创新精神、协作意识、社会责任感、伦理诚信、法治观念等等,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得以推动和实现。人类社会作为一个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必须要有思想文化的引领和社会调适,普及社会科学,提升国民人文素质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个现代化的人,必须善于把握价值、善于实现发展、善于关爱他人、善于合作共事、善于服务社会。我们只有通过塑造或者说具备这样的国民人文素质,才能创造主观愿望与客观规律相符合、新生事物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发展力度与基本秩序相照应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军事和社会的现代化。综上所述,国民人文素养体现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脊梁,深刻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之命运,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应着力于提升国民人文素养。

四、巩固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平台建设。从全省范围看,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社会科学普及周、百场社会科学报告会、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社会科学讲坛等在内的工作平台。特别是近几年与省委宣传部联合推动和实施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采用省、设区市、县三级联动模式开展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活动。已经成为我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平台和工作亮点。目前我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已经呈现出一定的优势和特色,这其中包括:主题鲜明、面向大众、举办讲坛、制作挂图、谱写歌曲、宣传人物、构建基地、改革创新、持之以恒等等。此外,我们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较好地实现了与媒体的合作。从而基本实现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常态化、多样化、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些平台建设和工作特色凝聚了我省社科界和社科联人的智慧和贡献,我们要倍加珍惜,并通过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使之在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认真总结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基本经验。近几年来,我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树立主动融入大局、突出以人为本、坚持面向群众、回应社会关切、讲求实际效果的观念;自觉接受领导(省宣)、积极寻求支持(文明办、省人大)、充分发挥优势(人才荟萃)、完善工作机制(三级联动格局)、创新工作思路(内容、形式、方法、途径等);转变工作作风、强化统筹协调(策划方案、构建网络等)、优化资源配置、调动积极因素,认真抓好落实。并由此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基本经验:一是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二是必须坚持以“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宗旨; 三是必须坚持以党委宣传部门统一领导为前提;四是必须坚持以优化资源配置为路径;五是必须坚持以强化组织力度为保证(精心策划、周密部署、落实责任、讲求实效、赏罚分明)。这几年来,各级社科联组织在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希望在此基础上再接再厉,继续深化认识,强化保证措施,把今年的普及工作搞得更好。

我省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在全国社科界具有一定的影响。2011年9月,在全国第十三次社会科学普及理论研讨与经验交流会上,我省推荐的福建社科院潘叔明研究员、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厦门大学周宁教授、福州大学苏文菁教授被授予“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荣誉称号;《东南周末讲坛选粹》、《海西家园》、《社会科学概览》3本普及读物以及《敞开的世界》歌曲光盘,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读物。今天,我们在这里对四位专家进行了表彰,借此机会,也向全省积极参与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的专家学者、广大的普及工作者、志愿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六、进一步做好今年社科普及各项工作。今年全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增强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力量,着力为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着力为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为迎接和宣传党的十八大贡献出社科界的热情和智慧。

1、开展好第四届全省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活动。

今年社会科学普及周主题是:围绕迎接党的十八大、推动福建新跨越、创造美好新生活。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省委宣传部2012年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点》的要求,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巩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理想信念;大力宣传普及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大力宣传普及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宝贵经验和丰功伟绩,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和群众拥护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大力宣传普及国务院批复的两《规划》一《纲要》精神,促进《规划》和《纲要》的全面贯彻落实;大力宣传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精神和省委第九次党代会、九届一次、二次全会精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总之,要通过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活动,为大力推进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新福建营造良好氛围,凝聚思想共识,团结社会力量,提供强大动力。

2、把社科普及工作融入社科界“走转改”活动。适时启动“双百活动”按照年初召开的全省宣传部长会议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同志提出的要求,“组织开展社科‘双百’、理论宣讲等多种普及教育活动,以迎接十八大、宣传十八大、贯彻十八大为主线,认真筹划、精心部署,大力营造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福建发展好的浓厚氛围,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营造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的浓厚氛围”。推动“东南周末讲坛”下基层巡讲活动。组织一批社科普及工作者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军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加强省社科联机关处室与基层社科联和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之间联系,深化“走转改”活动,促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扎实开展。

3、以社科普及基地为依托,促进社科普及工作常态化。一要深入宣传福建精神。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宣传和实践活动,使福建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进一步激发全省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发图强的斗志。二要深入宣传雷锋精神。大力宣传雷锋式模范人物,大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环境。三要深入宣传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按照《福建省“十二五”期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规划纲要》要求,精心组织“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全民阅读等普及活动,加强诚实守信宣传教育,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各基地在做好日常性普及活动的同时,也应在普及周期间精心选择活动项目和内容,吸引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加到基地的普及活动中来,让哲学社会科学走进百姓生活,让人文精神渗入千家万户。要针对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释疑解惑,维护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要通过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民众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法律理性,提高公民通过正当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自觉性;要通过人文社科知识讲座和报告会,向大众阐释和谐文化精神,倡导人文关怀,养人心志,育人情操。在社科普及基地的管理上,目前省级基地与市级基地有些交叉和重叠。省社科联与设区市社科联要实行共建共管,建立起新的管理工作机制,以激发动力、增强活力,把普及基地办得更好。

4、充分发挥社科讲坛在社会科学普及中的作用。全省各地的社科普及讲坛已成为当地普及工作的品牌,要倍加珍惜、倍加爱护。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坚决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确保所属讲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真正做到把推动理论武装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促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把加强正面宣传作为服务大局的重要职责,营造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浓厚舆论氛围;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讲坛普及宣传的全过程,大力弘扬文明道德风尚,不断激发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热情和干劲;加强科学管理规范运行,保证讲坛在普及宣传方面取得成效。此外,要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扩展,根据普及工作的不同对象、不同层次和不同要求,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讲坛形式,比如“分讲坛”、“巡回讲坛”等开展讲坛活动;要注意讲坛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做好讲坛成果的开发与延伸,实现讲坛成果的共享;要积极拓展闽台两地社科界在讲坛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打造独具特色和影响的福建社会科学普及品牌;要充分运用社科普及网站、网页等,开展网络讲坛普及活动,参与和引领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主流文化建设,服务广大的干部群众。

5、进一步加强社会科学普及人才队伍建设。要根据普及工作的特点和需要,着力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素质高的社会科学普及人才队伍,加快建设涵盖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学会以及社科联机关的社会科学普及人才库,实现人才资源共享;要加强对科普创作的支持,鼓励在增加普及作品数量的基础上,提高作品质量,多出普及精品;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普及激励机制,通过多种途径表彰普及工作者的贡献和业绩;要扩大社会科学普及志愿者队伍,广泛参与社会科学普及周、双百活动、普及基地、社会科学讲坛等志愿活动,提供礼仪接待、文秘档案、项目设计、翻译、法律、导游以及后期保障等志愿服务,树立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的新形象。

6、重视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要充分运用报纸、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媒体的作用,使各地对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宣传报道方面,能够做到报纸有文字、电台有声音、电视台有图像、网络有链接,极可能扩大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要探索与新闻媒体合作的新途径和新模式,更加广泛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方针政策,促进社会各界对社会科学普及事业的重视和支持。

7、逐步建立社会科学普及长效机制。推进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建设。要精心设计和实施社科普及工作方案,并通过评估和监测,了解普及工作实际成效,查找普及工作薄弱环节和寻求新的着力点。要加强对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普及基地,以及各类社科讲坛管理和指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典型经验,把握社科普及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提高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的针对性和实际成效,把普及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

同志们,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使命光荣、任重道远。我们要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趁势而上,为提升全省干部群众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做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