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荣祥:在全省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来源: 福建省社科联 发布时间:2012-08-01

袁荣祥

2012年7月30日

同志们:

刚才,林辉同志传达了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工作会议精神。这次会议精神很重要,刘云山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讲话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大繁荣提出要求、作出部署,这对我们进一步做好社科规划管理工作,推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必将产生重要作用。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紧密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我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见》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各领域研究和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一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立项成绩显著。“十一五”,我省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7项,比“十五”增长49%;获资助经费达3257万元,比“十五”增长188%。“十二五”前两年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共立项190项,比“十一五”同期增长102%;获资助经费达2760万元,比“十一五”同期增长235%。项目鉴定结项优良率达76%,位居全国前列,多次得到全国社科规划办的肯定和表彰。

二是省社科规划项目财政投入和立项数目实现历史性突破。“十一五”,我省社科规划项目改变了“十五”以前只能五年一次或两次申报立项的局面,实现了每年申报立项的突破,五年共立项1887项,比“十五”增长123%;财政投入1480万元,比“十五”增长174%。“十二五”前两年开局良好,共立项782项,比“十一五”同期增长30%;财政投入1300万元,比“十一五”同期增长364%。

三是项目实施有力促进了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成效显著,目前全省共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还建立了6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有2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一些学科领域的研究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绝大多数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都是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项目中成长起来的。

四是项目成果在服务国家建设和福建科学发展中作用显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我国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储备研究》、《适应社会阶层分化趋势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思路与建议》、《钓鱼岛问题与中日争端对策研究 》等被全国社科规划办编成《成果要报》送呈中央领导参阅。省社科规划项目成果《借鉴台湾“富丽农村”经验、提升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建议》、《推进我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的建议》、《探索两岸合作共建特色模式促进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等被纳入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五是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认真学习借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管理制度和有效做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出台了《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级管理办法》、《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促进我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总的看,我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导向正确、管理科学、成效显著,为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学科布局、培育优势学科、壮大人才队伍、多出精品成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成为推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近年来的工作实践,深化了我们对社科规划管理工作规律性认识。归结起来:一是把坚持正确方向与贯彻“双百”方针有机结合起来。始终坚持讲政治、抓导向,引导社科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同时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充分发扬学术民主,切实尊重学术规律,鼓励不同流派、不同观点之间的切磋讨论,鼓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形成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二是把服务发展大局与实现个人学术追求有机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增强社会责任,把个人理想和价值追求同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同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术追求中自觉服务大局,在服务大局中实现个人学术追求。三是把组织项目实施与推进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社科规划项目的导向作用,把理论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统一于项目实施中,力促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四是把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坚持质量第一、社会效益至上,创新工作理念和思路,制定出台项目管理制度,改进项目评审立项和结项机制,不断提高我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这些做法和经验对做好今后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要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完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领导体制不够健全,一些设区市还没有成立社科规划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功能尚未充分发挥;财政投入不足,项目资助力度不大,制约了项目研究和学科建设;精品力作不多,服务决策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我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

当前,福建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与过去相比,我们面对的挑战更多、压力更大,需要破解的难题更为复杂、更为艰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社会总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哲学社会科学也总是在研究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中实现繁荣发展的。我们一定要认清大局大势,把握机遇挑战,提升自觉自信,增强责任担当,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遵循社科研究规律,合理配置研究资源,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注重引导学风建设,不断提升社科规划管理工作水平,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撑。

1、突出坚持导向,着力用科学理论统领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和导向性,必须牢牢抓住正确政治方向这个第一位的要求,把讲政治、抓导向贯穿于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积极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准确把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用科学理论统领学术研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制定研究规划、谋划选题上,要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确立研究项目时,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支持力度,大力扶持反映学术前沿、体现时代精神、符合实践要求的研究项目,鼓励和支持一切有利于推动学术创新的研究;在成果鉴定验收上,要把是否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首要标准,把是否有利于引导人们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坚定性,是否有利于引导人们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应用作为重要标准;在成果宣传推广中,要注意把内部研究与公开宣传区分开来,对于涉及政治敏感问题的项目成果实行严格的报批审核制度。

2、突出服务大局,着力把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研究回答好时代提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任务。社科规划管理工作要坚持把资助重点放在关系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的研究上,组织理论和实际工作者联合攻关,推出一批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深入研究阐释“一个坚持、三个更加”的丰富内涵、“两规划一方案”的扶持政策、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和着力点,研究阐释如何有效推动“三化”并举、“三群”联动、“三维”对接,使全省上下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的思想更加统一、措施更加有力、路径更加科学。要围绕增强全省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深入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福建精神”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内容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促进认识认同、融入贯穿、引领整合。要围绕建设文化强省,深入研究阐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深刻内涵,研究解决制约我省文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围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深入研究回答社会普遍关切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住房、教育、反腐倡廉、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问题,更好地解疑释惑、化解矛盾,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围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深入研究阐释闽台“五缘”关系的历史渊源、深化闽台交流合作的政策措施,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3、突出协同作战,着力形成联合攻关的有效机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往往不是单一学科研究能够解决的,必须多学科协同、多方面协作。要大力推进科研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加快建设一批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健全协同协作机制,推动理论工作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基础学科领域和应用学科领域的深度结合,引导相关研究机构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打破单位和学科壁垒,汇聚多方力量,开展协同攻关。要大力推进研究体系创新,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研究项目为平台、以创新团队为载体、以精品成果为目标,重点研究解决事关国家和我省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行业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突出问题,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培养更多领军人才,打造更多高水平研究团队。

4、突出科学管理,着力提升社科规划项目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坚持把科学管理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抓手,积极创新管理的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更多地吸引专家学者参与规划管理。要把精品意识、质量意识贯穿于规划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严把评审立项的“入口关”,不断深化项目评审制度和评审方式改革,规范评审程序,严肃评审纪律,强化专家责任,自觉接受监督,使立项工作更加公开公平公正,更加科学规范透明。要加强经费管理,科学合理确定研究项目的资助强度,既保证科研需要又避免浪费,使有限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要严把鉴定结项的“出口关”,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和成果评价机制,注重原创性和科学性,注重实践价值,使推出的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运用多种载体宣传项目优秀成果及其社会效益,宣传项目研究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及其重要贡献,不断提升省社科规划项目的影响力。要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以社科规划工作为平台吸引汇聚优秀人才、团结凝聚专家学者,使社科规划工作成为服务专家学者的重要平台,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桥梁纽带。

三、切实加强对社科规划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社科规划管理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创新思路,统筹推进,确保社科规划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摆上重要位置。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社科规划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健全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尚未成立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的地方要尽快成立并开展工作。要主动给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讲形势、谈战略,出题目、交任务,压担子、提要求,把事关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列入社科规划课题,充分发挥社科规划的示范引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注重把社科优秀研究成果运用于决策之中、运用于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问题之中。要密切同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联系,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广交、深交朋友,认真听取意见建议,主动多办好事实事,最大限度地团结凝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二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整体合力。各级社科规划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统筹领导作用,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指导引导,凝聚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各展所长,发挥优势、密切配合,从发展规划、财政投入、科研管理、队伍培养、阵地建设、宣传出版、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社科规划工作大力支持。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协调和服务意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凝聚合力,共同做好社科规划管理各项工作。

三要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有力保障。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投入的要求,将省社科规划专项经费单列科目,保证省社科规划专项经费每年随省财政增长相应增加,特别要落实好苏树林省长的批示要求,确保“十二五”期间省社科规划经费每年增加200万元,到“十二五”末达到每年1200万元。目前已有五个设区市设有专项经费,福州、莆田、南平、龙岩等还没有设立专项经费,要抓紧汇报、尽快研究、予以解决。各高校、党校、社科研究机构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有力保障。

四要深化“走转改”,推进队伍建设。在社科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社科界响应时代号召、履行崇高职责的必然要求。要引导和推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参与“走转改”活动,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汲取群众智慧,锤炼思想品质,创造出更有生命力的理论研究成果,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风貌。要积极探索有效办法、建立长效机制,切实把“走转改”要求贯彻到科研组织、项目研究、成果评价、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实际工作中,推动建设一支植根实践、服务人民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同志们,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我省社科规划管理工作新局面,为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再立新功,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